编者按: 傅铎,统计学专业2011届毕业生,第一位走入牛津的UIC学子。一年之后,他成功捧得牛津大学应用统计学理学硕士学位,并获得业内诸多名企青睐。对于母校UIC,对于启蒙导师方开泰教授,以及统计专业所有老师,傅铎有着特别的感情。他希望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给更多UICer,于是有了一封特别来信。
在近乎残忍的毕业会考,在刻板苛刻的毕业论文评判,在牛津大学高达15%的毕业淘汰率面前,我幸运的存活下来,并且还活得像模像样。
我已于2012年10月20日正式取得牛津大学应用统计学理学硕士学位,并已收获牛津大学硕士学位证书。
傅铎──牛津大学应用统计学理学硕士学位证书
我以优良的成绩跨入了牛津大学数学院统计系的第一方阵行列,并获得免试攻读牛津大学两个专业方向的博士学位资格(专业一:生物统计方向【全奖】; 专业二:理论统计学方向【自费】)。
我的毕业论文受到牛津大学统计系导师及英国合作单位的高度评价。以我的毕业论文为蓝本,合作单位直接参与了商业竞投标,成为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成功案例。合作单位盛情邀请我的加盟,让我的牛津同学羡慕嫉妒恨。
作为牛津大学学生学者联谊会的一员,由我牵头并组织了北京大学知名学者龚文痒教授的“牛津华文高端讲坛”。我被牛津大学学联推荐,参与策划并出镜录制国内知名媒体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剧目组的“伦敦游学记 - 牛津篇”栏目,并由我代表牛津大学学联向《天天向上》栏目组著名主持人欧弟,赠予“牛津大学院校徽牌”。该栏目已在湖南卫视《天天向上》20120914期播出,反响很大,一下“名人”效应显现,遭到不少女生“吐槽”、“喷饭”,还是羡慕嫉妒恨。
在牛津度过了我人生最华彩、最难忘、最艰难的时光…
登顶世界名校牛津大学,真的非常感谢UIC,感谢我UIC的老师,感谢那些所有该感谢的人。
每天从牛津大学校长办公室门前走过,凭窗眺望撒切尔夫人学习的学院,在克林顿泡吧的吧台前,在雪莱驻足的荣光殿堂,细数着48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生平,尽管无法记住他们的音容笑貌,甚至无法罗列他们的尊姓大名。在绿草如茵、如诗如画的牛津大学校园,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在近1000年历史的牛津大学,有了一位来自古老东方,来自新秀高校UIC的莘莘学子。当我情不自禁地大声吼道“牛津,我来了”!
是啊,牛剑进来难,出去更难。牛剑15%的毕业淘汰率,意味的是,有那么一群天之骄子,会从高处跌下来。牛剑疯人多,牛剑自残、自杀率高得出了名。本科来自北大元培班的朋友,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会被牛津大学挂了,拿不到硕士学位证。用他的话,那叫做想死的心都有。真不敢想象,在牛剑首先要考虑的居然是能否拿到学位。
傅铎-牛津统计系同学与全球统计届泰斗COX大教授合影
牛剑的学位体制,绝对不会让任何一个人侥幸过关。有一点,哪怕就那么一点点弱项,你都会被淘汰。没有一个人不紧张的,无论你本科来自牛剑,还是来自哈佛、麻省理工都会紧张。作为来自UIC的首位牛津大学学子,又是在牛津大学“数学、物理、生命科学院”的统计系,这个全英、全球第一的专业,我肩上的担子和心理上的负担,该有多重,可想而知。
然而,从“入学测试”到“毕业大考”,再到最终的“毕业论文”,我始终被牛津大学统计系导师团队,划定为可以入围优秀(全系仅2人)的人选。
我有幸向牛津大学统计系90高龄,目前全球统计界泰斗的COX大教授,提问并相互交流。德高望重的COX大教授,是我牛津大学导师的导师。他在他漫长的教学研究生涯的最后一堂教学课(近2个小时),我有幸聆听,有幸提问,有幸获专题解答,并有幸与COX大教授合影。我还有幸让COX大教授记住,因为我UIC的导师方开泰教授与COX大教授熟识!当我告之COX大教授,我大学的导师是“均匀设计理论之父”的方开泰教授时,COX大教授很高兴、很惊诧,他很高兴能为方教授的弟子授课。那会儿全统计系的眼神,注定了羡慕嫉妒恨。而我却在COX大教授旁,满足的窃笑:瞧瞧我的大学导师,连COX大教授都熟识!

傅铎-与全球统计届泰斗COX大教授零距离交流合影
牛津大学是一个让人流连、让人难忘的圣殿。人的心灵会在那种无法言状的魅力氛围浸润、恬静。
能在青春年华,在令人神往的美丽地方学习生活,实在是一件美妙的事儿。在与不少优秀的牛津朋友交流过程中,我结识了不少好朋友。我一次又一次出席牛津大学的高桌晚宴,因为大家都会相互邀请,高桌晚宴成了朋友间联络感情的纽带。
如果说UIC教会了我,如何领先般的学习,那么Oxford则教会了我前瞻性思考。没有UIC脚踏实地高水准的学习,就没有Oxford这样魅力无限的顶尖国际平台。当然只有UIC这个平台,以我的亲身经历看来,那是不太够的。在UIC领先,表明你优秀,但不能代表你足够优秀。人所处的平台决定了人生所处的高度,这点毋庸置疑,感同身受。

傅铎-牛津河泛舟
通过特有的数学天赋,加之性格中的不服输,更由于坚韧的学习毅力,即便在Oxford数学院统计系,我依然能名列前茅。有时候还是小有成就感的。然而这种小小的成就感的背后,其实是巨大的付出。统计系人均15斤的“瘦身率”,足以说明,天上从来没有馅饼可掉。
时常会在睡梦中惊醒。毕业大考那庄严宏大的场面,令人敬畏。齐刷刷的牛津袍,黑压压的参考人群,让人触目。开考铃响前一声凄厉的哀鸣声,震撼了全场。一个欧洲女孩突然哭嚎起来,瞬间被监考老师抱出大考场,那一幕成为许多牛津学子,包括我在内,心灵的伤痛。那位可怜的女孩突然崩溃的那瞬间,永远无法在记忆中抹去。开卷了近15分钟,我的大脑一片空白。那凄厉的哭鸣严重影响了我的心情及考试状态。这段不该发生的插曲,我没有告诉我的牛津大学导师。那门科目直接影响了我入围全系前两名的成绩。导师甚至说出了她很失望的话,而我却心不在焉的惦念着那个我不知名的欧洲女孩,她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痛。
我是一个富有爱心,比较低调的人。所以,如我在UIC一样,Oxford的老师和同学们,大都很喜欢我。就连牛津大学的工作人员都喜欢那个叫“DUO”的帅气男孩(语意)。我是一个幸运儿,被人喜欢是一件快乐的事。
辉煌已属过去,人生会做无数的选择题,我也不例外。只是现如今的选择题还需一番考量与斟酌。
深造方面:我已取得免试攻读牛津大学生物统计【全奖】或理论统计学【自费】博士学位资格。
就我个人而言,我对生物统计甚无兴趣;若自费攻读理论统计学博士,时间与成本不得不考量与斟酌。
职业方面,我已获著名咨询公司、投行、精算公司及“四大”工作Offer及终面权。(最终选择,当然要权衡地域及发展要素确定职业目标)。
职业申请时,有些花絮可叙。记得在网申填写海外院校时,某著名招聘单位的毕业院校选项只有五项:1.牛津大学2.剑桥大学3.哈佛大学4.麻省理工学院5.其他。那会儿一种贵族院校的自豪感,真的是挺膨胀的。
记得“四大”之一的一场“群殴”面试环节下来,面试官直接当众赞誉,牛津大学的学生气质、专业水准、英语水平就是不一般。我的一对一面试被刻意安排在最后一个。 HR笑说,精华必须留在最后,规格待遇自是不同凡响。简历环节问的多的是有关UIC部分,诸如UIC是什么性质的学校等等。至于Oxford部分,面试官直接表示,能去Oxford,什么也不用说了。不过他担心的是如何能留住“牛人”的问题。
上海陆家嘴一家知名外资咨询公司,在我上午网申投完简历后,下午就直接电话我。他们对我的背景很满意,期望我方便的时候尽快来上海,直接终面。我的风险控制专业背景,尤其是牛津大学数学院统计系的学术背景,特别适合他们公司的发展(咨询公司的老板毕业于哈佛商学院,名校情结重)。该咨询公司的服务对象为全球前100强、韩国前3强、大陆前50强等。
最受尊敬的职业录取,当属全球著名外企炙手可热的精算岗位(中国只招录1-2人)。应聘者强手入云,大多是北美精算师资格考试过了三、四门的,甚至有过了六门资格考试的。并且,清一色的都是海归背景。而我只是大学期间所有精算课程都是A等级,还没来得及准备精算师资格的考试。最终的结果是我被录用并且是第一人选,另外三人争夺另一名额。我的录用不仅经过地区总部批复,还上报到中国总部批复,因为属于破格录用。地区总部老总为争取牛津大学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专飞北京中国总部游说。因为我毕竟还没有考过精算师证,不过他们毫不怀疑,拿到准精算师证,对于我来说只是个时间问题,地区总部绝不担心我的能力。这一切是最终批复后,中国总部的HR告诉我的。HR戏言,有机会一定要见见“如何如何精神”的破格人才。
职场的气场实际上是自信的体现,而自信是要有软、硬实力支撑的。感谢UIC,感谢Oxford,让我充满并具备了非凡的自信。
傅铎-职业面试前留影
牛津硕士毕业后,接下来是人生生活方式的选择。是先工作,再读博;还是先读博,再工作,我目前未定。到时候,随一下心意再定吧,这次人生选择,我的未来我做主吧。
一直盘算着回UIC,一直盘算着回UIC看看我可亲可敬的老师们,一直盘算着,重见美丽清新的UIC校园,一直盘算着能回UIC做名助教,和学弟学妹们,分享分享我的成功与失败经验,也想能像老师们一样,传道、授业、解惑,哪怕只半载三月,那是我的一个心愿,愿这种缘分能早一点到来…

傅铎-牛津统计系实验室留影
时常与UIC的老师和同学有交流。老师们的教诲、嘱托,同学们的鼓励、帮助一直记在心上。
每每问及学习的体会与成功感言,我总是实话实说,绝不虚言。
学习体会:耐得住寂寞,思而行之; 经得起诱惑,学而恒之。
成功要素:创新思维,挑战自我。
祝老师们顺意…
祝同学们顺意…
祝UIC顺意…
傅铎
2012-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