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莹 统计学 美国乔治城大学研究生生物统计专业读研

还记得四年前刚来UIC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新生感言,那时的我透露着身处新环境的害怕迷茫与无助。如今,我在这个混乱而有序的“战场”里已经可以用英文同时应付着多门课的学习与活动,同时也可以将我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在有需要的现实问题上,给出一个不一样的理解,更可以随时做一个英文的presentation来展示新的idea和成果。带着UIC赋予我的这些能力,我将要开启新的人生旅程,但无论走在哪里,我都会心存感激和包容,并且在我有能力的时候回报母校。
徐璐 食品科学与工程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食品科学专业读研
记得大一初来乍到,我还是一个做事不计划,畏手畏脚的菜鸟。高强度的学习和竞争,让我意识到,只有认真对待每一个作业和考试,GPA才会笑着看你;而一次次的teamwork,让我慢慢找到了归属感。多元的文化、语言和环境,让我不再拘泥于自己一贯坚持的轨道,和同学老师交流,然后反思自己。UIC提供给了我们最自由的学习环境,我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和导师随时交流遇到的问题;和助教像朋友一样相处和学习。UIC带给我们独立、创新、大胆、努力的特质,会让UICer在今后无论面对怎样的挑战,都会比别人多一份从容和自信。
黎芮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育学(TESL) 香港大学跨学科教育专业读研
这四年,尽管是在无数个deadline,essay,presentation中度过,也熬夜过,抱怨过。可现在回想起来,留在心里更多的是这群可爱的TESLers的笑容,是我们一起奋斗的样子。有人问我,在UIC学习感觉像是读了四年“高三”一样,你后悔不。我是一千万个不后悔,在这里,我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自信和朝着梦想不回头的倔强。感谢UIC 对我们高强度的培养;感谢每一位老师对我们的教导,特别是我的导师Edith;感谢小伙伴们特别是Great Expectations和“小红裙”每一位成员的陪伴;感谢这里的一切让我能够变成现在的自己。
李辉 应用心理学 美国霍特商学院市场营销学读研

李辉与专业老师合影(左一为李辉)
我的毕业课题是研究视觉表象的性质,很荣幸这篇论文最终被2014年心理科学大会接收,并使我有机会前往美国三藩市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进行交流。学校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实验仪器,使我能完成高质量的论文。写论文期间,有过和导师讨论到深夜,也有过和同学从早上争论到晚上,也曾为节约时间而在实验室拿椅子当床睡。UIC的魅力在于其有求知的土壤,在于其自由与开放的氛围。导师们博学而孜孜不倦,同学们勤奋而各怀梦想;不同文化思想互相碰撞与交融。于是乎学业虽繁重,但过程却是快乐而充实的。
游璐瑜 应用经济学 玛氏箭牌销售培训生
UIC的学生会每年一换,搞得声势浩大就如美国大选,组阁、宣传、演讲、拉选票、唱票。大一那年,我们一帮同学成立了“乐行阁”,参与学生会干事会竞选。在选举期间,大家几乎每晚熬夜到凌晨四五点,编政纲、改构架、修计划、策划竞选视频……没人觉得累,反而觉得越干越起劲。后来选举获胜,一干便是一年,为了让大一同学有合理的校车时间,我们曾蹲过一周的校门口,数班车和乘车人数;为了让同学不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淋湿,我们曾晚上穿梭在校园给尽可能多的学生送上我们的彩虹伞……UIC虽然也受到一些争议,但对我而言,我感谢这个地方,庆幸当初的选择。
荣勋 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学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学读研
在离毕业仅有几个月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我在UIC已经度过了近四个年头。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我曾因为课程、作业以及专业实习等方面的压力而感到焦虑与苦恼,但当我看到自己收获的果实的时候,我不得不感谢这几年来UIC带给我的资源和机会,教授们给予我的支持和鼓励。记得当初申报香港高校的时候,教授们将最新的招生信息传递给我,亲自为我书写、递交推荐信,仔细叮嘱我面试中的注意事项……我希望将来我可以骄傲地对别人说:“我是UIC培养出的一位优秀的学子!”
边常水 公共关系与广告学 广州4399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平台运营工作
很幸运自己四年之前的选择,能够接触到UIC国际化的教学模式以及全人教育的教学理念,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以及培养了我的社会责任感。PRA专业的老师,教授以严谨的学术氛围,创新的教学方式不断让我加深对PRA专业的了解。感谢我的导师Cody(钱超)时时刻刻的关心着我的成长与进步,感谢Dr. Hu让我对传播学调查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我严谨的学术研究态度,感谢Prof. Lam用着自己独有的魅力带领着我走进法律的神圣殿堂。更重要的是,在UIC认识到了许许多多可爱的小伙伴们,我现在很想念他们。
原载第四十五期《四维首印》(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