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汶嫣(香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育学英国杜伦大学教育学读研

珠海没有谁不谙普通话,这是我作为香港人比较难适应的地方。起初有同学跟我聊天,因为她只懂国语,我们之间的生活对话弄出很多笑话。大一社团举行招新活动,记得某社长曾问我为何认为自己国语能力不好还申请入外联部,可能就是年轻给我的勇气,令我有胆量尝试。后来很高兴我成为英语专业协会外联部一员。到大二时,更有幸得到同学的信任成为副会长,这份经验十分宝贵。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有的是对老师和同学的不舍和对杜伦大学研究生课程的期待。感谢英教的老师,特别是课程主任Dr. Edith Yan和FYP Supervisor Dr. Gary Linebarger的教导。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给我很多自由的空间,令我进步不少。
郭静雯 电影电视学 墨尔本大学艺术文化管理读研

年初去应聘的时候,面试官是高中的学姐。她看了一下我的简历,有点不解地问,为什么你一个重点高中的学生会去了这一所学校?而我,也只是默默地回了一句,为什么不呢?
新学校难免会有知名度低的问题,但是,我们学校的实力绝对可以媲美国内的许多名校。大学四年使我受益的绝对不仅是宣传海报上写到的全英教学、全人教育,更多的是来自身边的同学给我带来的感动。24格影展、Legend、MJ Show、 Disney Showcase……这些曾经轰动UIC的活动都是UICer追寻梦想的足迹。
区志远(美国) 电影电视学 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UNLV) 舞台设计专业读研

I thank UIC for its youth and verdure; the pursuit of originality has motivated me to write, create and stage a musical performance “Legend” in 2011 and 2012 --- a dream, a feat that I might never be able to achieve again. I thank UIC for its professors; their teachings, encouragement and nurture have been exceptionally invaluable to me as a whole-person. I also thank UIC for my fellow classmates; without their support and accompaniment I would probably still be stranded somewhere in between today.
袁洪哲 国际政治学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全球政治理学硕士

我的大学生活是目前为止人生中最令人大开眼界的时光。不仅是专业知识的累积,同时也丰富了个人经验,接触到新的文化和新的人群,学会用不同的角度去考量问题。我在过去的四年中收获,部分是由于自己的勤奋用功以及我对于自己的专业的浓厚兴趣,更是由于敬爱的老师们的无私帮助和对我寄予厚望。
王丹韵 文化产业管理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市场营销专业

右一为王丹韵
在UIC四年,最大的感触是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教授们鼓励我们发表不同的意见,也希望听到多角度的声音。文化产业管理是一个“跨界”的专业,我们学习过西方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设计和美学鉴赏,但是同时也需要思考在现今的商业环境中艺术如何发展等。感谢石磊博士,为我们安排了多次实地考察,无论是深圳文博会,还是广州的红砖厂,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视文化产业现状的平台。感谢母校带给我无比精彩的大学四年,也祝愿母校能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它的自由、包容和探索精神。
余孜政 国际新闻学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国际政治东亚专业读研

我想分享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且不要轻易地就放弃它。在大学四年里,要好好学习,不要忘记自己当初选择UIC时的理由;要多交好朋友,有时候,朋友的一句劝比父母的千言万语都管用;要多参加社团、社会活动,也许从中你会发现另一个自己;要多看书,即使你暂时什么都没有,但至少,在看书的时候,你就拥有了全世界。
甘晓琳 应用翻译学 留校任教学助理

回想这四年的大学生活,我获益良多。在这里,卧虎藏龙,到处都有牛人,所以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小小成就暗自窃喜,更多的是虚心交流学习。这里对外交流机会甚多,让我可以放眼世界,自己对社会对国家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博雅教育使我全方面发展自己,在学习实践中不忘回报社会,真正培养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多姿多彩的课余活动,培养了我对美的欣赏能力。
原载第四十五期《四维首印》(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