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文宁06级CTV校友,自费从遥远的北京回到母校,在2014年9月23日晚思成筑梦社团组织的“开学第一课”上分享自己8年来的电影界从业经验和北漂生活体悟。

      我是06级CTV的文宁,现在在北京,是一名北漂,是一名编剧。很久没有回母校了。今天看到你们,倍感振奋。当年的高考,是UIC选择了我,而并非我选择了UIC,当时我的录取分数只比分数线高出两分。用我爸的话说,就是我走了“狗屎运”。在UIC的四年,是我逐渐建立起被高考击垮的信心的一个过程。

在UIC,你们将迎来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UIC是我步入社会面对无数残酷现实前最好的精神家园和最美的一段时光。当时我去北京人才交流中心递资料的时候,他们查遍了所有的学校也没有找到我们。我就下决心,要让中国乃至全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这是我们的骨气。

3

       在UIC,除了GPA之外,我相信你们也将迎来人生最美好的四年时光,或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或是一场舍友间的狂欢,或是一场社团的冒险,或是一场学习上的脑动大开。这些之于你的青春是应该被铭记的,也是终将被毕业后的房价物价埋葬的。感谢思成社团请我回来,但我不打算在大家面前洒狗血,而是打算传播一点实在的负能量。

在UIC,磨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先说一个前提,首先我不是天才,其次我不是二代,所以我的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有些许的参考价值。大家能通过高考坐在这,说明我们是体制的受益者。我们的爸妈能给我们交的起学费,说明他们也是体制的受益者。

       我不得不说,UIC在大陆是个独特的存在,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大学是个我已经完成了父母的期望,可以自由的玩游戏了的时代。但在UIC这是行不通的,你会发现GPA是个要了命的东西。我当时的GPA是3.46,天晓得我是怎么得到的。在哪四年中,我四处奔波,很少能睡上懒觉。正是这个要了命的成绩测评标准,使我的大学生活无比充实,至少这是个扼杀宅男,把人往死里逼得地方。

       下面我会谈到在大学生活中对于个人发展最重要的两点:第一点,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你觉得一个编剧能讲出这样的词,得被这个社会蹂躏成什么样子。大学是一个能让人认清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地方。我再讲的通俗一点,人们都说这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我认为是偏颇的。我见过手里盘着佛珠,天天嘴里骂着脏话的人,我见过整天哈利路亚,但是还是会去医院做人流的人。我觉得如果信仰是这样的话,实在没有参照的价值。我听过最好的对于信仰的解释,是刚刚成为首富的马云说的,他说“信,是崇信,仰,是敬仰。”我认为的信仰,就是是什么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世界是一个汪洋大海,那一叶孤舟,能让我们在上面漂浮的,其实就是我们的信仰。这就是我要讲的核心竞争力。信仰对于我来说就是文字。

       你们会问,电影行当那么多的工种,是什么让我选择了做编剧。我觉得我们要在大学四年里面做一个准确并且诚实的评估。我是谁?我能干什么?我内心真正的激情在何处?可能在座的各位会觉得自己才华横溢,但总是怀才不遇。大家刚经历过高考,背过很多唐诗宋词,当提到一个诗人的时候,老师往往会说,这个诗人一直怀才不遇,最终郁郁寡欢。所以,我在进入电影圈之处,一位电影界的前辈就跟我说,世界上并不存在怀才不遇这回事,你不遇,是因为你不是才。这句话,有点颠覆我对于这个词的理解。后来反省,这个才包括什么?一个可靠的生存技能,加上普遍意义上正常的情商。

       CTV的同学没有一个不想做导演,但是大学四年,我做了一个正确的坦诚的评估。在作业得到了无数好评之后,这似乎是行得通的。但是在中国乃至世界,你毕业后就想做导演,这概率是微乎其微的。同时,我还认识到我当时的审美是高于我自己的能力的。于是,我开始拆解导演的组成元素,1、用画面讲故事的能力,2、了解先进技术的能力,3、各部门工作的协调能力,一个社交专家,并且有自己的人生见解和体悟。并且是一个具有鲜明人格并具有个人魅力的人。我才认为这是一个优秀的导演。那我有什么?我除了有一部分能讲故事的能力之外,其他的实在了了。这个时候我要摆平心态。这就像你追了很久的姑娘告诉你,你的身高是你的命门一样,我无力改变。那么我能干什么,我从我父母的基因里面获得了什么?文字及写作。接下来我就用我的生活经历来验证我的文字能否给我带来生活基础,也就是money。你不可能只抱着理想走的更远,你可能是死的最美的一句枯骨,在沙漠里无人知晓。

       所以大学的每一个假期我都没有闲着,以至于在大三的那个假期,我得到了我的第一笔酬劳,三万块。弄清楚自己能够掌握某项技能之后,我们有整个大学时光来磨练它。在我们毕业的时候,能够和社会无缝衔接。剩下的你要交给你自己的性格吧。

       我见过我身边相对来说有成绩的人,他们的性格我把其归结为无公害性性格。第一是,少抱怨;第二是,多称赞,少评价;第三是心里无是非,所有的流言蜚语在你这应该停止,别人的是非跟自己没有关系。我的大学四年不乏鲜花和掌声,但我进入社会的时候我什么都不是。这个世界让我觉得把飘在天上的我打回了地平线。尝试着不要让自己的脾气大于自己的能力,在最无言以对的时候,尝试着学会使用“对不起”和“谢谢”,这两句话几乎能够解决你尴尬时刻的问题,剩下的就是沉默了。承认自己的平庸和无知才是伟大的开始。

       一部分人毕业之后会有 以下几种选择,1、毕业之后选择深造,寻找缓冲;2、从事父母选择的工作;3、嫁人(对于女孩),成为一个家庭主妇。并非说这些不好,这无从评价。而是说大学给了我们一个选择生活而并非为生活选择的机会,给了我们一个做生活主人的机会。这四年,过去了就不会再来,所以大家不要虚度,咱们忙起来吧。

       我现在在北京没有房也没有车,但值得骄傲的是,我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我可以自由的分配时间和空间。以上所说的发现核心竞争力和磨砺的过程会花掉大家大部分的大学时光。剩下的大家打游戏去吧,谈恋爱去吧,尽管十有八九我们会在毕业的时候分手的。

在UIC 学会和自己相处

      第二,学会和自己相处,现在是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其实最难能可贵的是我们找到一丝空隙去发呆。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自己,我们每天都在被朋友圈轰炸,被微信轰炸,被路上的标语轰炸,大部分的信息,我觉得无益于我们的生命,都是是非。为什么说在大学期间,我们要尝试着做一个孤独的人。因为大学毕业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你们会是面对孤独的。身边没有室友,没有亲人。我们在尘世里面,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着战斗着。在这个过程中,我看过心理医生,后来我找了一个女朋友,我原以为这能解决我孤独的问题,谁知道,和不对的人在一起,你会更加孤独。于是,我又去看了心理医生。这就是一个北漂的常态。我也希望大家能在大学这个过程中解决内心的独立和强大的缓冲期,将来更好的面对社会。最难得的是发呆,在这么繁重的课业中梳理人生。

我对于尊严的看法

       剩下的就是尊严的问题了。这个时代,从食物到爱情,从百姓到领导人,都没有尊严。食物,我们面对各种转基因的食品,面对地沟油,面对各种环境问题。食物品质的问题,还有时间的问题,我们谁能够在熙攘的都市里花两三个小时享受一顿美食。

        爱情,我们在爱情中的尊严。我们在写剧作的时候,我们把女生分成几个阶段,一个是爱情及自由阶段,听从内心;二、承认爱情中也有面包,但依然保有自己对自由的向往;三、爱情虽然有自由,但我已经等不了了;不得不承认,男生的成长始终跟不上同龄女孩对于人生的需求。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永恒之殇,。四、等到经过这个阶段,经济独立,人格独立,可以重新选择去爱和被爱的阶段。这个时候瓜熟蒂落、成熟丰收,但很少有人能熬过前面那个阶段。所以坚持自己对爱情的信念,选择自爱和保持初心,也是爱情有尊严的表现。有些人会在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恋爱之后,会觉得自己不会再爱了,不会再去付出了。甚至会去找一个爱自己多一些的人。但我相信真正的爱是没有权衡的。你更多的时候只是爱自己,当你的付出没有回报的时候,你会对这个世界失望。如果在座的各位有这种应验,那么以我的经验看来,你没有爱过。那么你可以在大学里,好好爱一次。

       最终是职业尊严,对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要对职业充满着荣誉感。推荐大家几部电影,一个是《入殓师》,要为自己的选择感到自豪,尽管它的初始也许会非常卑微。但是要为卑微的选择负责,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褒奖和称赞,这是每一个职人的义务。所以每当我写不下去剧本的时候,我会去看一遍那个《寿司之神》。它不停的提醒我一个职业的荣誉感。

结语

      最后送大家一段话,来自已故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你们的这四年,对于我来说,是我的那些年,那些年,读几本有益身心的好书,做几件问心无愧的事,去爱一个一生难忘的人,应该是一生最大的幸事,希望你们这几件幸事都在UIC发生。各位同学咱们电影院大屏幕见。谢谢。

根据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