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行校友专访 丨 天高任鸟飞
采访对象:2013级校友任剑蓝 编辑:一盒 文章来源于: UICEnactus

“很帅,鞋很多,大家都喊他lam”
这是我听到的关于他的第一印象
第一次接触创行校友,崇拜又紧张。接触后觉得他为人随和,文笔太好,这或许是创行校友的共同点吧。他们身上闪光点很多。他们都是,很优秀的人。
A:“当初为什么选择进入创行(公关部)?”
机缘巧合,阴差阳错
普普通通,却无比幸运
如果说我在进UIC创行之前就对它十分了解,那肯定是假话。作为一个刚进大学的高中生,我跟绝大部分男生一样,哪样酷哪样好玩我就哪样感兴趣。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从学姐口中得知了创行很高逼格,所以当晚就毫不犹豫地投了简历。感谢当年那个冲动的决定,有了现在这样一个我。
现在回想起来,仍倍觉幸运。 进入公关部算是一个巧合。当时觉得做个小公关能认识、接触更多的人,能增长见识、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便选择了公关部。
B:“在你的印象中创行和创行公关部是怎样的?”
创行是个茧,给你一个成蝶的可能
创行是个炉,给你一次铸剑的机会
但可能与机会都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
在我看来,创行是个以项目为主导的社团,行政部门服务于项目组。公关部的位置虽看似游离之外,但却是每个部门与项目组之间良好互动的润滑剂。
我本是一个很浮躁的人,要说真正改变我的,应该是大一在公关部的那段经历。我的部长是一个很严格的人, 每一篇推送字体样式大小,颜色选择,排版格式,风格都要经过她严格审批。
那时微信公众平台才刚上线一年,各种公众号良莠不齐。为了让部长满意,我主动去寻找各种好的字体、样式、风格去学习,去模仿。从第一次写推送被痛批七次,到三个月后能部长放心地让我自己审,我想这就算是一种进步吧。
大一下那一年我代表创行作为总策划协助学校举办的毕业生晚会,顺利且圆满,正是由于在公关部的磨炼与成长,使我在行政工作方面更加得心应手。
这一年,我学会了自学

(大一时参加创行五周年高桌)
到了大二,因为竞选公关部长级失败,我选择跳出公关部,成立了自己的项目组—纸居生活。
这个项目灵感来源于意大利一位艺术家的工艺品,它把纸张做成了家具,这让我大受启发,从而就有了该项目组。然而这个项目一开始就遭遇了瓶颈,意大利那边不愿意分享技术,这对于我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项目组才刚组建好就遇到这种事。
现在回想起来倒反觉得当年有点冲动,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便决定由团队自主研发这一系列产品。不过也算是机缘巧合,通过一个朋友,我同华南理工大学的一个国家级团队取得了联系。当他们了解了项目的想法后,十分愿意和我们合作尝试,这才有了后续的事。
我们的项目仅建立三个月就进入万通创新公益全国大赛,并最终取得了全国十强的荣誉。在这里也想感谢当年的战友,愿意为一个不成形的想法竭尽全力、毫不保留的去付出。
这一年,我学会了担当
到了大三,我成为了团队的项目副队长。当时团队面临着资源分散,人员凝聚力不足等问题。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关闭新塘牛仔与IGO项目组。
与此同时,在学校四维办公室的帮助下与会同村村长达成共识,我们建立了会同项目组。在团队指导老师Dr.Karen.Lee的引荐下,我们与学校环科教授Dr.Karen.po达成合作意向,建立了蓝藻项目组。只有增加新的可能,减掉不利的选项,才能在判断时做出最优选择。
这一年,我学会了加与减

(大三香港华南赛)
到了大四,光荣退休。
大学就像一个梦工厂给了我们无数造梦的可能,而梦也终将要醒。就像所有大四UICers一样,必须要为自己未来做规划。因为知道自己能力依然不足,所以决定继续深造提高自己。
这一年,我学会了现实

(大四广州华南赛)
C:“用三个词形容你的大学生活,你觉得是什么?”
成长 感恩 遗憾
成长在我看来不仅在于能力性格方面,更多则是自身定位上。不去随波逐流,有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想得到什么,这便是一种成长。
感恩父母对我的理解与支持,当年部长对我的指导,曾经一起并肩战斗过的队友的扶持与陪伴......感谢在UIC遇到的一切。刚来UIC的时候觉得这里特别小,毕业时才感悟到这里的温暖。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遗憾在于没能带领团队进入全国赛。大一那年因为考试的原因,没能和隋枫他们一起去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还记得那时候边在复习边时刻关注着前方直播,那一种紧张的感觉现仍记忆犹新。看到他们在舞台上挥舞着UIC创行的队旗的时候,那是我进创行最骄傲的一刻。到大三大四就差那么一点点。正所谓厚积薄发,未来未能完成的愿望希望由你们替我完成。学业上的话,没拿过奖学金,可能是我另一大遗憾了吧,哈哈哈。
D:“你觉得uic大学生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什么?”
自我学习能力与自我认知能力
毕竟UIC与国内大学不一样,时间短,全英教学,任务繁重。身为一个UIC的学生,期中期末熬夜奋战是常事,所以我认为自学能力是一项必须具备的技能。尤其在读研阶段,你会发现学会自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当然,在整个过程中,也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基本的认知。比如:毕业后我适合读研还是工作? 读研是读哪个专业? 找工作是做哪一行?自己有哪些强项哪些弱点?多根据自身的总结反思,在有限的大学时光里努力去扬长补短。
E:“为什么毕业之后选择去澳洲?
在悉尼的生活与国内大学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考虑到在现有成绩下,能申请到的澳洲高校世界排名更前名气更大。加之澳洲环境好,所以就选择了澳洲。(对,我就是这么肤浅)
在外国读书与在国内大学生活最大的区别,是在国外更要学会独立。
其实出国读书就是一个选择吃苦的过程。许多事情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你需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规则。过程虽更苦,收获也更多。

(2017年8月前往澳洲留学)
F:“在国外找part-time job对许多留学生来讲都是一件挺难的事情,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经验吗?”
其实我挺幸运,来悉尼三周就找到了一份传媒的工作。当初我参加了中国留学生澳洲联合会举办的悉尼华人求职大赛,有幸进入最后一轮。因为一个沙画介绍视频得到了“thinkchina”老总的青睐,最终得到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在外国找part-time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如果不考虑工种,只为赚点零花钱,很容易找到“黑工”。但如果既想学东西,又想赚钱,那就多参加求职展以及提高自己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如果能试着融入当地圈子,就能发现很多潜在资源。
“最后,对还没有毕业的学弟学妹们说句话吧”
就是我那句老话: 多反思多总结,总会对你有帮助
最后的最后...
- 可否和我们分享一下如何抽到这么多鞋?
你看我有没有女朋友?所以上帝是公平的。
- 大家现在都亲切的称呼你为网红,你怎么定义自己现在的画风呢?
其实我的画风很casual...
最后忍不住说一句UIC创行坏话:进创行就是整容院,发际线升高,而且还会长膘。
采访对象:2013级校友任剑蓝
编辑:UICEnactus 一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