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于今年3月份回到UIC给学弟学妹们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分享,在协理副校长左龙佩兰教授的引荐下,近期接受了四维教育协调处校友组的采访,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校友刘磊于2012年毕业于UIC会计学专业,现任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上市审核中心经理。
刘磊校友研究生毕业后,先后曾在四大和投资银行工作。2018年深交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刘磊抓住机会加入深交所。
问及离开四大加入深交所的原因,刘磊认为是这个产业蓬勃的生命力和无限的潜力吸引了他。
“深交所是全国首家营业的证券交易所。截至2020年末,深交所共有上市公司2,354家,总市值34.2万亿元;挂牌债券(含资产支持证券)7,954只,挂牌面值2.5万亿元。虽然起步晚于欧美市场,但伴随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证券市场交易规模已然来到了世界的前列。”刘磊分享到。
经过对证券产业内容的领悟、分析,刘磊看到了证券市场的赫然成就及其强劲动力,十分看好证券产业的发展前景。
“深交所提供证券交易功能,负担上市公司、债券发行人等主体的日常信披监管职能,创业板IPO(首次公开募股)的发行审核职能,资本市场的推广服务和投资者教育等职能。其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发挥资源配置作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各阶段需求而发展,资本市场永远站在历史舞台的前列,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刘磊说。
对于金融行业从业者来说,会计和审计是必备技能之一。
无论是刘磊自己,还是他所面试过的毕业生,这份技能帮助他们在求职时脱颖而出,更伴随他们日后金融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对于我从事的IPO方面,会计或者审计就是这项工作的核心之一,注会证书、四大工作经验也是IPO职场上的重要资质和经验。目前金融行业对应届生的门槛都比较高,如财会、金融、法律的985硕士+注会(注册会计师)、司考(国家司法考试)、保代(保荐代表人)之一+投行或会计师事务所实习经验,基本都是求职的标配。”刘磊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建议同学们积攒多种技能,不断提升个人能力。
此外,对于考试安排的时间规划,他也给出了独家建议。
“无论是HKICPA还是CICPA,都是既耗时又费力,我建议有能力和精力的同学在本科阶段尽早准备,争取在本科毕业后1至2年内考过CPA,在研究生阶段或毕业后1至2年内取得投行或者四大的实习经验并通过保荐代表人考试。”
金融行业瞬息万变,大浪淘沙后,有人乘风破浪,有人商海沉戟,如何在这场淘汰游戏里生存下来,甚至成为未来的金融巨鳄。
刘磊校友向有意涉足会计(证券)领域的学弟学妹们建议到:
“首先要打好基础,获得入行的敲门砖。其次要有风险和合规意识。在当前金融创新的大环境下,既有机遇,也有风险,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术方面,也体现在模式方面。我们所学的会计或者审计,其是一项合规性的业务,这决定了我们在面对各式各样的模式创新时,要保持客观冷静。但这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一成不变,对于金融技术方面的创新我们要积极吸纳。”
刘磊提到 ”掌握各种技能,充实丰富自己。作为初入职场的新人,掌握好Excel、Word等基础技能是十分必要的,如果能再掌握一些数据提取、挖掘、分析的技能会更有帮助,技多不压身,多学习总是好的。” 这是他送给初入职场的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时代的浪潮向我们拍来,风云变化,但金融是永恒的主题。在资本的世界里,只有坚持完善自己,方能永立潮头。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网络
采访大纲:任雯美(18ELLS)
编辑:张倚竹 (20MCOM) 苏珊颖 (20MCOM)
排版:陈灿榕(18ELLS)
审核:四维校友事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