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分享丨创行X校友专访 :一个小人物的成长经历
接 到采访隋枫的任务,我有些许激动,同时有点茫然。虽然我和他的直接接触并不是那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就在我上大学的第一年中,这个名字深深的印在了我的 脑子里,同样,也被很多人记住了。我们所了解到的是,这位校友是曾经代表uic创行参赛的presenter,会主持,能唱歌,组了一个有风格的 band,还演了夏洛特。
我找到认识的两位与隋枫相熟的学长学姐,说能不能帮我以“他...”这样的第三人称句式,稍带文艺风的对隋枫学长做一个简介概括,或者是评价。于是我得到了以下两个句子...
“他,是一碗老抽中漂浮着的一片嫩叶。”
“他,一米七五硬要说自己一米八。”

A: “我所拥有的都是侥幸”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我在创行的经历,我想是“幸运”,在这里我受到了太多的眷顾。回到四年前的面试,在新生里我不温不火,没有一丝商业逻辑,最后一轮面试结束后没有一个项目经理要我,只是被放在待定的名单内,还没有复活赛。我的导师云轩死马当活马医,旁敲侧击点拨我去写一篇“面试反馈”。临时在机房熬了一下午,靠着一手尴尬的“面试反馈”,得到了公关部长的同情,在残酷的面试筛选中边缘晋级,这是我在创行幸运的起源。
进入团队后被分配到IGO项目组,幸运接踵而至。虽然商业能力欠缺,嘴也不甜,还好人不算懒,就有前辈拉我去做活动当小弟,各方面技能也不吝赐教。半年时间,从珠海高校秋培到创行五周年庆典,把一个甚至不会用office软件的“北佬”,调教成能在各路前辈面前侃侃而谈的活动主持人,心中感激,都在酒里。
(大一时第一次作为presenter参赛)
而 最荣幸的,则是在大一下学期就能作为Presenter之一,随队参加了创行华南赛和全国赛。Presenter选拔时出彩的都是女同志,操着北方英文口 音的我,只剩下性别为男这唯一一个闪光点。时任队长以“缺男丁”的理由给了我这个机会,从此便成为备赛组中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角色---大众出气筒。三个月的训练,得益于全队人的重点帮扶,以及自己骨子里的不服输,终于脱胎换骨,状态越来越好。随队从香港青年广场的华南赛,一路杀到了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的全国赛。
(香港青年广场,UIC Enactus成功晋级全国赛)
(创行全国赛期间,刻骨铭心的回忆)
回顾起这段时光,能在一进大学就有机会和大三、大四那些优秀的前辈共事,和同年龄的佼佼者们一起竞争,是一件及其幸运的事,他们到现在都成为了我老师、朋友和兄弟。这种为了一个目标共事,逼着自己去做自己不擅长,甚至不喜欢的事情,去改头换面,去磨砺性情,去牺牲和重生,而产生的革命友谊,是任何经历都无法比拟的。直到前几天,我们在广州聚会时,还是当年一起对着墙壁练习英语发音,纠正肢体语言的几个好朋友。
(四位从大一一起奋战的老朋友,如今都像是整过容...)
其次,创行教给我做事的态度一直影响至今。崇尚严谨,策划案的用词排版要做到滴水不漏;保持专业,对外活动全部suit up;并且永远谦虚待人。我在大一备战全国赛的队长是邓仁杰,他的完美主义,对我们四位大一Presenter近乎变态的高标准,以及身先士卒把所有压力都扛在自己身上的个人魅力,对于我们新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四年后,我们四人都有比较好的发展,除了个人的奋斗,也许可能说不定maybe也是他当年的影响吧。
(邓仁杰毕业时,一想到他走以后再也没有人教导我们了,就难过的要偷偷笑出来)
再后来大二的时候,跟几个好战友建立了UIC创行校友会,比UIC校友会还要早几个月,好像一切都顺理成章,瓜熟蒂落,也到了做出选择的时刻:要么去竞选队长,要么就退居二线啦。直到竞选失败,哭到怀疑人生,因我这样热爱这个团队,它给了20岁的我可能得到的一切。但也到了分手告别,把火炬交给更适合的人手上的时刻。即便不能继续为这个团队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这对我来说十分痛苦,但还是祝福它有了更出色的舵手,能把它带去我力不能及的伟大航路。
(校友活动有幸跟校花姐姐还有其他前辈们同框~)
(2013届老戏精自己给自己办的毕业趴)
B:“那些新天地,给了我无限可能”
离开团队之后,发现对我而言,还有另外一番更加广阔的天地。大一的时候因为要备战全国赛,退出了自己心爱的乐队,终于可以再拾起来了,于是组建了“回南”这个乐队,跟自己最好的兄弟一起疯狂了两年,在UIC文娱圈成为那一朵风格最鲜明的奇葩。也在大四最后一年在珠海大会堂主演了话剧《夏洛特烦恼》,为现场一千多名观众带来了片刻的欢愉和放松,也算给自己四年画上完美的句号。我比较贪婪,也明白大学四年的很多经历的确是一生仅有一次,工作后继续搞乐队或者话剧,各项成本都会上升,也不再有校园同学这样宽容的观众,和这么好的土壤给我去做这种文艺活动了。
(在IMUSIC Band Show中表演)
(夏洛特烦恼中饰演夏洛)
毕业后我选择了去创业,这是一条跟创行做项目很相似的路。创行项目里有为了比赛而做的项目,各种数据假大空;创业公司也有为了尽快拿到投资人钱、骗国家补贴而做的。无论是创行还是创业,我个人倾向于脚踏实地,从0到1便已经是一项伟大的成就了,切莫被功利蒙蔽了双眼。
(联合创立教育咨询品牌IHD,真的不是在打广告!)
此外,无论是选择读研还是选择工作,都要和自己的选择握手言和,不能太贪心。又想要名校的背景,又想本科毕业就能经济独立不给家里增加负担,这很难两全。选择创业就要接受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投石问路,从最卑微的一件小事做起;选择去大公司打工就要接受人性的不人性的制度,时间也许没有那么自由,领导也许没有那么平易近人通人情,但这样的工作上升空间更稳定,也更加被岳父岳母所认可。
C:“我还想和学弟学妹们说...”
首先,是要以现在所做的事情为荣,但不以为傲,始终相信自己的选择。不管是社团还是任何学习或生活外的事情,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同。那么对于自己不理解的东西,不熟悉的领域,就多一点谦卑,少一点质疑。
(我想十周年的时候,还会再回来的)
其次,要尽力去适应Multiple Tasking的环境,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这是你们的财富。拿我自己来说,在大一时就适应了这种状态,到了大三大四,当我变得“贪婪”,想要有更加丰富的体验时候,即便工作、学业还有活动交织在一起,都可以一直保持从容,没有因为任务多而自乱阵脚。更没有因为杂事多,耽误了学业和工作,发生“以工作忙为理由耽误了小组的作业”这种事。(唯一很让我感到遗憾的,就是嚷嚷了四年多miumiu和m2,到了毕业都没去过一次,甚至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有机会再回学校,还请学弟学妹带我见见世面… )
(最好的战友们,之后要在全世界约起来!)
最后的最后,大学四年,一定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去尝试,去突破,去多读书,去大胆爱,而不必急着去工作。在我们整个人生当中,这四年只是很小的一个片段,试错成本最低,也没有养家糊口的压力,去体验不同的人生,赋予这个年纪更多意义,参加各种领域的活动,遇见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他们都将会成为你的朋友,这是一个属于你们的黄金时代。
希望大家的四年都能不留遗憾。

(最后,永远都忘不了每一次的上台经历)
写在最后
“他,是'回南天'里你最想喝的那杯姜茶。”
“他,是搞项目里最会唱歌的,也是乐队里最会做生意的。”
转自:UICEnactus
采访对象:2013级校友隋枫
编辑:Luxwt